龙年春节期间,来自广东的舞狮小女孩林熙悦、英歌“头槌”女孩郑梓欣火遍全网,让古老非遗洋溢出青春气息。在潮州龙湖古寨,一群平均年龄仅13岁的小小“驯龙师”更是组团出圈,在千年古寨里掀起一股舞龙“青春风暴”。从最初的六七人到三十余人,从简陋纸龙到精美布龙,从频频摔倒到动作娴熟……龙湖古寨少年舞龙队的小队员们凭着一腔热爱,意气风发驭“龙”前行。他们手擎巨龙上下翻飞的矫健身影,成为今年春节龙湖古寨里的一道别样风景线。近日,广州日报记者走进龙湖古寨,探访这群“驯龙高手”。
化身为龙
自幼种下舞龙的种子
“咚咚锵,咚咚锵……”春节期间,潮州龙湖古寨传承近300年的舞龙习俗如期登场。不过,今年的古寨舞龙队伍中多了一些稚嫩的面孔,他们便是刚成立不久的龙湖古寨少年舞龙队。听闻记者前来采访,13岁的男生肖弘祥刚吃过午饭便换上心爱的舞龙服,早早来到龙湖古寨前广场准备一展身手。不一会儿,少年舞龙队的小队员们全部就位,表演正式开始!
猛龙出寨、昂首向天,龙逐宝珠、盘旋绕柱……小队员们身着统一的队服,伴随着锣鼓声卖力地舞动着长龙。只见他们8人为一组轮流上场,其中7人扛龙,1人擎龙珠,舞动的中国龙活灵活现,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到古寨游玩的市民游客纷纷停下脚步,为这群小小“驯龙师”的精彩表演鼓掌叫好。
别看小队员们手中的布龙栩栩如生,他们一开始练习的道具却十分简陋。少年舞龙队小队员许楷乐回忆,他们在龙湖古寨佳节舞龙的传统习俗中耳濡目染,自幼便在心中种下舞龙的种子。去年春节,在看完龙湖古寨“飞龙团”的专业舞龙表演后,他便和几位同学突发奇想,找来水果筐、红绳、木棍自制了一条龙,学着大人的模样舞龙。少年们对舞龙的热爱感动了“飞龙团”队长许树浩。“我看到这群孩子用自制的道具练习,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学舞龙的场景,十分感动。”许树浩告诉记者,于是他便决定将孩子们组织起来练习并自掏腰包买来精美的布龙。于是,群龙有首的少年舞龙队正式成立,孩子们得以“化身为龙”,尽情舞动起来。
驯龙高手
训练受伤却“流血不流泪”
装备升级后,舞龙少年们的训练热情空前高涨,这超出了许树浩的预料。“我们利用每周周末组织他们训练,有时候通知晚上7点集合,他们六点半就跑到我家里等我了。”许树浩笑着说。
然而,舞龙训练的过程绝非易事。对于才10岁出头的孩子们而言,训练时摔倒扭伤更是家常便饭。“一开始他们握杆握太紧,手掌经常磨出水泡。”许树浩举例说,又如一个“龙翻身”的基本动作,有些孩子训练时会出现“龙过人不过”的情况,经常被龙身和杆绊倒,造成扭伤。不过令许树浩倍感欣慰的是,孩子们都“流血流汗不流泪”,即使训练受伤也从没哭过。这让许树浩更想坚持下去,他还从“飞龙团”里请来几位队友加入到教练团队中,以大人小孩“混编”的方式开展教学。少年们也不负众望,他们进步飞快,目前已基本掌握舞龙全场的九套十式,逐渐成为真正的“驯龙高手”。
看到少年舞龙队规模渐显,越来越多的村民鼓励自家孩子参加,既为了支持龙湖舞龙的传承,也为了让孩子们强身健体。如今,队伍已从起初的六七个人慢慢壮大至30余人。
今年11岁的李胤桢是一名四年级学生,加入少年舞龙队前他堪称“网瘾少年”。“以前放学后经常玩手机打游戏,没少挨父母骂。”李胤桢告诉记者,他至今仍记得母亲连拖带拉把他带到少年舞龙队训练场的情形。如今练习舞龙半年,李胤桢已深深爱上这项古老的非遗表演,自己也从“网瘾少年”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意气风发少年郎。
龙的传人
为古老非遗增添青春色彩
潮州龙湖古寨曾是潮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古村落之一,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有“小潮州”之称。而龙湖古寨的舞龙迄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数百年来,潮州龙湖古寨的舞龙表演总是充满力量、激昂人心。如今,一股新生力量与这项古老表演欣喜“相遇”,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也让非遗变得年轻起来。
许树浩告诉记者,组织孩子们成立少年舞龙队,为的正是将龙湖古寨的舞龙传统代代传承下去,也为古寨的青少年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小时候我也是在大人身边学习舞龙,现在孩子们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我们更应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当好传承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少年舞龙队,许树浩还通过社交平台传播舞龙的魅力。他将少年们刻苦训练舞龙的画面拍摄成短视频,将舞龙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舞龙队,为这项传统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一位网友点评时说的,“这些年轻人如此热爱并传承传统文化,令人欣慰。他们的表演不仅展示了舞龙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龙湖古寨少年舞龙队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各类文化演出活动,传承和发扬舞龙文化。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希望以后能把这条龙舞到更远的地方,舞出龙湖、舞出潮州,把舞龙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小队员肖哲宇憧憬道。(陈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