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徐闻港围绕“四道一枢纽”推动临港物流园项目加速落地!

2025-04-16 16:45:44 来源:广东交通 字体:

  琼州海峡承担海南90%以上生产生活物资和全部车辆的进出岛运输任务。从高空俯瞰,这条“黄金水道”一派繁忙景象,往来不息的客滚运输船舶和远洋货轮流通着来自广东、海南的生产要素,成为联通两地相向发展的“主动脉”。

525d031d8d1c8dd5a43c.png

  ▲琼州海峡北岸徐闻港。图源:中国水运报

  两年前的4月,徐闻港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四道一枢纽”的历史使命,要将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

  如今,徐闻港全方位推动港口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优化过海旅客服务体验,首创客滚轮渡运输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不断向国家级客滚轮渡运输港口迈进。

提升枢纽“硬实力” 港口硬件设施不断升级

  “回想两年前,内心仍旧十分激动,琼州海峡定下‘四道一枢纽’的发展方向,徐闻港使命在肩,徐闻港人都广受激励。”湛江徐闻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虹说。自2003年起,张金虹便扎根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深耕港口领域工作,从2003年海安新港到2020年徐闻港开港,他实现了徐闻港从0到1的突破,与琼州海峡相守已有二十余载。

  2023年4月10日,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迎来了“四道一枢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机遇,立起了打造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的目标。两年内,上至湛江市、徐闻县政府部门,下至徐闻港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涉及琼州海峡的所有相关单位都在努力推动港口升级改造、提升服务能级。

  湛江市编制《新时代湛江徐闻港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规划》并上报至交通运输部,以此规划为蓝图构建琼州海峡“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格局。徐闻港方面,则不断提升港口硬件水平和航道保障能力。

  去年以来,徐闻港不断提升港口“硬实力”,相继开展对码头5#、6#泊位高压岸电改造项目的调试、验收及供电报装,以及船岸接电调试;开展船舶自动系泊系统工程建设;推进徐闻港港池航道疏浚工作;进一步科学设置小车、货车通道,不断优化车辆通过流程,保障过海畅顺,有效消除车辆通道进出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完成海安新港基础设施“微改造”以及徐闻港新建2个3万吨级泊位项目论证工作。

206085d5b524c52f5d46.jpeg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应急保障基地码头泊位。图源:广东港航

  今年3月27日,全国首个客滚运输应急保障基地——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应急保障基地在徐闻县海安港正式启用。琼州海峡实现应急保障、船舶维修、救助服务“一站式”船舶维修服务功能,实现“家门口”修船,船舶应急救助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琼州海峡航运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湛江西站至海口站“空铁联运”直升机航线开通,实现“飞的”35分钟内跨越海峡;徐闻—海口无人机跨琼州海峡物流配送实现常态化运营。“我们目前对水上飞机等项目开展相关研究,未来可能在港口布局低空经济板块,丰富群众和跨海物流的交通运输选择,提升港口枢纽能力。”张金虹说。

  下一步,徐闻港将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升级港口设备设施,规划拓宽进出港通道,推进徐闻港客滚船待泊锚地建设;完善港口配套服务,规划建设加油站、综合服务区、车辆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体,并推进港口岸电改造与使用、规划建设港口综合新能源项目,实现零碳港区发展。

优化服务“软实力”

  今年3月,徐闻港以93.2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港航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迈入国内领先行列。“该套体系代表着国家级服务业最高水准,意味着我们成为了全国客滚轮渡行业的一个标杆。”张金虹说。

  群众过海体验感和幸福感是直接体现服务业好坏的“关键砝码”。徐闻港通过优化管理模式,首创客滚轮渡运输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智慧化的管理手段,打造国家级客滚轮渡运输港口。

59884d990e2c702b8e35.jpeg

  ▲春运期间,夜间的徐闻港十分繁忙。陈欢 摄

  今年春运,徐闻港(含海安新港作业区)保障了9741个进出港航班,320万人次旅客平安顺畅过海,大幅提升游客过海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春运期间,徐闻港统筹启用海安港应急泊位运营,徐闻港投入17个泊位、海安新港作业区投入8个泊位、海安港投入2个应急泊位,新增了2艘平板驳船(专运新能源小车),港口高峰期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徐闻港加速新质生产力的港口布局,实现港口智慧化运营。一是施行全预约制度,上线自有售票小程序及App,实现所有车型的网上预约购票功能;二是实现公安身份查验与售票系统对接,推动旅客登船人证票合一查验,优化检票系统,加快登船速度;三是简化司机到港前的缴费和开票流程;四是完善了货车货物申报文件多种电子文档的上报流程,通过调整货车预约功能,司机无需下车,在平台上即可实现预约、付款、取票、进港登船等流程;五是推进生产系统的合并工作,实现三港多航线、多作业区的排班、预约、购票、取票、登船、结算等工作的统一管理。通过智慧化和数字化建设,徐闻港服务提档升级,一改往年徐闻县进港大道长时间拥堵的困境。

  张金虹表示,智慧港口体系是徐闻港服务高效的一大亮点,此前,全国客滚运输行业没有智慧港口,徐闻港率先进行了港口的智慧化布局,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港口服务流程,加快港口与旅客的响应度以及港区生产效率。以航班数量为例,以前徐闻港最高航班数为190多个班次,通过优化程序早在去年就实现了一天内进出210多个航班的提升,每几分钟就发出一个航班,效率十分之高。今年春运高峰期间,2月4日单日完成进出港航班292个,同比增长25.32%。

  未来,徐闻港将持续打造智慧港口,推进智慧港口二期工程、车货匹配平台、自动靠泊系统建设,对港区安全生产、消防及应急救援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优化,规划建设港口安全运行感知平台,推进港口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打造港口商业经济圈,推进枢纽二楼商业运营、港区综合商业项目,满足过海旅客购物需求与途径多样式。

补强港口“大后方” 打造粤琼双向联动物流集散中心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日渐临近,徐闻港眼下正谋划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徐闻片区)临港物流园项目。

354f7fa9f0d8b064e8e4.png

  “当前跨琼州海峡生活生产资料、人员需求旺盛,区域跨海物流量显著增长,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强烈,临港物流园项目建设迎来重要机遇。”张金虹介绍,2023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超9000万人次。2025年封关以后,旅客人数将进一步增长,预计超1.1亿人次;当前徐闻港货运吞吐量约1亿吨,年增长12%左右。2023年离岛快递量达到113.5万吨,预计2025年通过徐闻港的快递量增长至270万吨。

  根据封关政策,在海南与大陆境内之间需要设立“二线口岸”。而物流园项目区域处于防线区域内,且是连接海南与内陆的最主要物流通道。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二线口岸”的设立将强化海南自贸港和大陆在上下游物流产业链的分工联系。

  临港物流园项目将作为面向琼州海峡双向联动的物流集散中心,海南自贸港联通国内大市场的综合保税、加工增值产业集聚区,服务“泛海南”共同体的跨境商贸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业务范围涉及集货及拆拼箱服务、多式联运、分拨运输、产业配套服务、公路港服务以及仓储服务。

  临港物流园的另一重要意义是解决当前跨海物流居高不下的成本问题。据了解,琼州海峡过海,车货均需要计价收费,进出海南货物的季节性强,上半年出岛货物多,进岛货车需要空载进岛;下半年进岛货物多,货车进岛卸货后往往空载出岛,造成物流成本提高。“以圆通物流为例,进出岛货车全年空载率可达到50%,差不多全年有近一半的货车进岛后没有货物出岛。”张金虹说。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迎合当下跨海物流发展的需要,徐闻港计划在原有客滚运输基础上谋划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开通物流专线。

  未来通过临港物流园建设,内陆至海南应急保供物资、海南至内陆农产品,可运输存储至该园区分拣、加工,再分拨运输至海南/内陆,吸引产业在徐闻集聚,并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园区建立后,徐闻港计划开展港园联动业务,实施南北两岸港园一体化经营,承接内陆—海南双向货物运输,未来货运车辆不再需要过海,而是通过集装箱多式联运等方式将货物流通,从而大幅度降低车辆过海的物流成本,并在港口拥堵高峰期节约时间成本,同时分担港口运输压力。

(编辑:gdjt001)

  • 政务要闻
  • 南粤快讯
  • 铁路民航
  • 交警路政
  • 海事港口
  • 邮政物联
  • 轨道交通
图片文章
  • 珠海;肇庆36分钟!这条连接4城的高铁有新进展!

    珠海;肇庆36分钟!这条

  •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航!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

  • 主楼横跨高速!中山“最美服务区”开门迎客

    主楼横跨高速!中山“

  • 今年通车!广东这条高速刷新进度

    今年通车!广东这条高

  • 设30个站!连接三市的粤东城际有新进展!

    设30个站!连接三市的

  • 有了AI,江门这个港口更“聪明”了

    有了AI,江门这个港口

  • 未雨绸缪!广东交通织密防汛“安全网”→

    未雨绸缪!广东交通织

  • 联通粤赣闽!这条高速将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联通粤赣闽!这条高速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