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智慧港口建设,湛江港真有一套!

2025-02-25 14:17:01 来源:广东交通 字体:

  湛江港集团积极推动传统码头向智慧码头转变,2024年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比增长189%,新增专利授权39项,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推动智慧港口建设迈上新台阶。

向“智”发力 推动传统码头智慧化

  据了解,湛江港集团依托华南唯一的40万吨级航道优势,建强招商局南方散货母港,通过启用智能调度生产系统、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BTOS系统和ePort系统)、智能铁路道口系统改造、阵列式数字对讲平台升级改造等措施,打造华南地区唯一的高效、常态接卸的40万吨级散货码头品牌。

2月2日晚,满载40万吨铁矿石的中国香港籍“明青”轮顺利靠泊湛江港并办理通关手续,这是蛇年湛江港靠泊的第一艘40万吨级船舶。图源:湛江发布

  ▲2月2日晚,满载40万吨铁矿石的中国香港籍“明青”轮顺利靠泊湛江港并办理通关手续,这是蛇年湛江港靠泊的第一艘40万吨级船舶。图源:湛江发布

  湛江港集团还启用了铁矿石智能查验系统、进口原油自动采样系统,创新突破原有传统的查验监管模式,实现了自动精准采样及智能化查验监管,助力打造进口铁矿石、原油24小时全通型智慧码头,为推动传统码头转型升级、构建港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系统启动后,每批铁矿石通关时长节省15个小时以上、每年综合物流成本节约1790万元,年均2000万吨的卸油量可以节约滞期费超1300万元/年。

向“新”进发 重塑物流模式促发展

  湛江港集团通过深度整合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实施AR全景视频监控项目,基于AR技术打造了智慧监管系统,携手深湛琼关地港共同打造粤琼三地“并行港”物流新模式,创新了“三关合作、一地通关”机制,开发了配套技术系统,畅通深湛琼三地间区域物流。

“并行港”物流模式下的货物在吊装。图源:新华网(黄翔 摄)

  ▲“并行港”物流模式下的货物在吊装。图源:新华网(黄翔 摄)

  “并行港”物流模式成熟运营后,三港间船舶装载率将由30%提升到最高80%,投入运力减少50%以上,集装箱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促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良好效应,带动琼州海峡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向“实”聚焦 创新项目蓄势提效率

  据介绍,湛江港集团聚焦港口码头生产作业实况,全面推进AI、物联网、5G和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在港口全流程作业中的应用。

图源:湛江港集团

  ▲图源:湛江港集团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湛江港集团加快推进创新项目实施落地,合作研发了岸桥拖车对位及车头防砸系统、集装箱CTOS系统升级、铁路智能机车驾驶系统、铁路综合自动化系统、湛江保税物流中心闸口控制系统升级等创新项目,有效提升码头生产作业效率及港口智慧化水平。

图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图源: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当前,湛江港集团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及获奖数均在招商港口圈中名列前茅,《拖轮近距避碰精确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无线终端操作系统安卓化》创新项目荣获广东省海员系统职工“五小”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三等奖及优秀奖。

(编辑:gdjt001)

  • 政务要闻
  • 南粤快讯
  • 铁路民航
  • 交警路政
  • 海事港口
  • 邮政物联
  • 轨道交通
图片文章
  • 珠海;肇庆36分钟!这条连接4城的高铁有新进展!

    珠海;肇庆36分钟!这条

  •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航!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

  • 主楼横跨高速!中山“最美服务区”开门迎客

    主楼横跨高速!中山“

  • 今年通车!广东这条高速刷新进度

    今年通车!广东这条高

  • 设30个站!连接三市的粤东城际有新进展!

    设30个站!连接三市的

  • 有了AI,江门这个港口更“聪明”了

    有了AI,江门这个港口

  • 未雨绸缪!广东交通织密防汛“安全网”→

    未雨绸缪!广东交通织

  • 联通粤赣闽!这条高速将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联通粤赣闽!这条高速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