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黑科技”加持,防汛更“智慧”!

2024-05-10 09:15:02 来源:人民交通 字体:

  人民交通广东讯为进一步做好“三防”应急相关工作,广东交通项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科技赋能防汛备汛工作,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

车陂南隧道:科技“添翼”为隧道平安保驾护航

  车陂南隧道内安装了汛情应急管理系统,当汛情预警发生时,各个隧道入口的远端信号灯会根据预警级别进行红绿灯闪烁切换,提醒市民注意行驶安全,情报板将同步以文字形式播报汛情提醒。当水位达到禁止通行的高度后,车道指示器显示禁止通行,信号灯进行交通疏导,语音报警提醒过后道闸将缓缓落下,关闭隧道通行。

  系统还设有防撞机制,当车行或人行至道闸下方时,道闸会自动停止下落,以防造成碰撞事故。若隧道关闭期间仍有车辆误闯,车辆可根据隧道内指示器的反向通行指示掉头驶离现场,逃生机制将立即启动,为反向驶出的车辆自动抬闸放行。当汛情恢复正常后,所有预警管控设施将恢复正常运作。

红绿信号灯和文字情报板

  ▲红绿信号灯和文字情报板

隧道口道闸

  ▲隧道口道闸

  车陂南隧道管理用房内同步安装了智能水位监测系统,可实现隧道水位实时监测,值班人员可随时了解泵房水位状态。发生异常情况时,可第一时间反馈至隧道中控室,便于值班人员及时控制泵房水泵启停状态。

  通过两大系统“护驾”,有效地提升了车陂南隧道防汛预警的精准度和应急抢险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智能水位监测系统

智能水位监测系统

  ▲智能水位监测系统

南大干线:同步响应、快速处理,防汛更“灵敏”

#FormatImgID_4#

  由于地形等因素影响,南大干线沿途存在许多水浸易涝点,为保障汛期市民出行安全,今年以来,南大干线(东新高速至莲花大道段)加装了水雨情监测预警系统。它将下穿隧道、水位监测和交通疏导结合起来,可实现对隧道孔内积水的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同步至隧道入口情报板、信号灯及道闸,确保强降雨天气过往车辆能及时获悉前方隧道通行状态,保障行车安全。

  系统还预留了后台远程监测预警功能,为开展防汛应急响应和道路管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南大干线沿线隧道成功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安全水平。

水雨情监测预警系统

  ▲水雨情监测预警系统

会展西路过江隧道:强化气象预警,打造智慧工地

  汛期带来的强降雨,及其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对抓好过江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重要过江通道,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工地智慧管理。

  项目安装了智能天气监测系统,已实现与气象部门数据的同步衔接,可对项目所在区域气象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接到应急响应后,系统将第一时间在工地全范围内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工地人员根据应急响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停工,帮助项目人员及时避险,助力工地防汛工作的调度和开展。

智慧营区管理云平台

  ▲智慧营区管理云平台

  有了这些“黑科技”的加持,满满的都是安全感!

(编辑:gdjt001)

  • 政务要闻
  • 南粤快讯
  • 铁路民航
  • 交警路政
  • 海事港口
  • 邮政物联
  • 轨道交通
图片文章
  • 四年半建成跨海通道,黄茅海上发生了什么?

    四年半建成跨海通道,

  • 这两个高速改扩建项目,刷新进度→

    这两个高速改扩建项目

  • 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今日15时通车!

    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今

  • 与赣深高铁无缝衔接!这条城际开始铺轨→

    与赣深高铁无缝衔接!

  • 通车在即!黄茅海跨海通道铸就中国新基建“品质样本”

    通车在即!黄茅海跨海

  • 广州⇋清远!三座大桥迎新进展!

    广州⇋清远!三座

  • 黄茅海跨海通道进入通车倒计时!!!

    黄茅海跨海通道进入通

  • 半小时缩至4分钟!广州过江隧道+1

    半小时缩至4分钟!广州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