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广东江门高新港,一辆集卡8秒快速通过智能闸口,远控龙门吊挥舞长臂,精准抓取集装箱放在指定位置……这个繁忙而有序的港口作业现场,几乎见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中国外运江门高新港副总经理陈海林:“这些都是智能化升级后的成果,我们借助大数据、AI技术,让港口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更加智能、高效。”
▲图源:江海高新发布(彭伟宗 摄)
“小运”即时准确响应
时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国外运华南有限公司(简称外运华南)积极推进“AI+物流”的深度融合,布局实施智慧化改造、绿色能源、绿色运营模式。
“全面推动码头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升级,将江门高新港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内河港口智能化转型的典范。”中国外运江门高新港总经理张涛说,通过AI技术及场景化应用,将有效破解传统码头作业中存在的效率瓶颈、高度依赖人工以及资源调配滞后等难题,实现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可控、可优化。
▲港航AI助手小运。图源:江海高新发布
今年3月,“港航AI助手小运”正式上线,依托招商局集团商道大模型及DeepSeek大模型,能精准识别用户复杂的查询意图并给予即时响应。在现场可以看到,无论是查询泊位计划、集装箱动态还是装卸船进度,客户只需输入简单的自然语言指令,系统就能快速给出准确答案,并能够24小时在线咨询。
自动驾驶电动集卡投运
蓝天之下,一队自动驾驶电动集卡精准规避沿途障碍,沿着预定路线驶向码头岸桥……2024年,外运华南在江门高新港启动L4自动驾驶电动集卡项目,首批投运10辆自动驾驶电动集卡。
▲自动驾驶电动集卡。图源:江海高新发布
自动驾驶电动集卡将AI技术应用于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实现200米无盲区全域感知,能够在复杂的码头环境中自主导航,合理规划最优路径。与此同时,智能码头系统利用AI技术实现场内作业任务指令自动分配,远控龙门吊和自动驾驶电动集卡根据任务指令自动规划路径并作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自动驾驶电动集卡。图源:江海高新发布
单证录入是物流行业人力密集型作业环节,外运华南将中国外运“单证通”大模型多模态技术应用于公司内部的文件中心系统、运控中心系统以及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系统自动识别和校验提单、报关单等单证中的关键信息,大幅降低人工录入和核验成本,提升物流环节效率。
此外,2024年11月,外运华南运用大模型语义理解技术推出“安环AI助手”,将104份安全生产条例、55份消防规范、252条隐患依据收入知识库,操作人员查询设备合规使用规范,只需输入关键词,相关法规、事故案例和操作指南瞬间弹出,风险预警实现“秒级响应”。
(编辑:gdjt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