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广东这两个隧道工程,建设进度刷新啦!

2025-04-07 11:15:40 来源:广东交通 字体:

明珠湾区跨江隧道(首期段)沉管预制进度过半

41c417fe1284495cd625.jpeg

  日前,广州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沉管预制管节ES3-1节段浇筑完成,该节段为全部18个节段的第9个节段,其浇筑完成意味着项目沉管预制建设总进度过半,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沉管部分总长305米,根据计划,将预制安装3个管节,每个管节分为6个节段,共计预制18个节段,每节段之间设1.5米宽后浇带,采用液压台车整体式模板全断面浇注的方式施工。

f1a9d320449c601e3579.jpeg

  自2024年12月首个管节节段启动浇筑以来,项目团队持续优化工序设计,注重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沉管预制过程中,每个管节的混凝土浇筑都需要连续38个小时进行,对底板、侧墙、中隔墙到顶板实施全面浇筑。当沉管管节的前一节段正在浇筑混凝土时,后一节段则同步实施完成防水底钢板和底板钢筋制作。待前一节段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要求后,即可推送到下一道工序,实现每个环节环环相扣。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9个节段的沉管预制工作,剩余9个节段计划于6月底完成预制,而后浇带预制工作也将在8月全部完成。

  据了解,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计划于2026年建成。首期段实现通车后,将直接打通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及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之间的联系,极大便利区域交通出行,带动形成明珠湾起步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潭洲隧道工程14万吨沉管通过“体检”

880358fb3cfebbe064cd.jpeg

  日前,佛山顺德伦桂路潭洲隧道工程继去年底完成沉管预制后,又迎来重大建设进展——沉管通过水密及起浮测验,实现滴水不漏,具备下水安装条件。

  潭洲隧道沉管段共316米,于去年12月底完成预制,今年春节过后开始进行沉管水密及起浮测验。

128ead03965bfbf3b6d6.jpeg

  沉管测验期间,注水历时近一月,分三阶段分别测试了低、中、高水位的钢封门、沉管底板、管节结构水密性以及管节起浮干舷和压载水系统,并同步开展管内检漏、水箱压载检漏等管内工作。测验结果与设计预期匹配良好,沉管结构、钢封门及水箱等均未发生结构裂缝及漏水等不良缺陷,侧面验证了良好的沉管预制质量。

9124c5bcd7214dd6c514.jpeg

  接下来,潭洲隧道工程计划在4月初进行首节沉管安装,在6月龙舟水到来前将全部管节安装到位。安装期间,沉管将借助陆地11台绞车的牵引配合,通过绞移的方式浮运至安装位置,随后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船组配合管内压载水系统,将沉管在河道内沉放,并通过拉合对接将沉管间进行无缝衔接,以实现“水下长龙”的滴水不漏。

  潭洲隧道工程是落实广东省“广佛全域同城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战略的标志性项目,建成后将缩短北滘与陈村之间的通行时间,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助力三龙湾科技城形成高效互联的交通网络。

(编辑:gdjt001)

  • 政务要闻
  • 南粤快讯
  • 铁路民航
  • 交警路政
  • 海事港口
  • 邮政物联
  • 轨道交通
图片文章
  • 珠海;肇庆36分钟!这条连接4城的高铁有新进展!

    珠海;肇庆36分钟!这条

  •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航!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

  • 主楼横跨高速!中山“最美服务区”开门迎客

    主楼横跨高速!中山“

  • 今年通车!广东这条高速刷新进度

    今年通车!广东这条高

  • 设30个站!连接三市的粤东城际有新进展!

    设30个站!连接三市的

  • 有了AI,江门这个港口更“聪明”了

    有了AI,江门这个港口

  • 未雨绸缪!广东交通织密防汛“安全网”→

    未雨绸缪!广东交通织

  • 联通粤赣闽!这条高速将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联通粤赣闽!这条高速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