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001/images/top.jpg)
江门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江门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今天,一起来感受五邑侨乡农村公路十年蝶变。
2014年以来,江门市制定印发“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成立市、县两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统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十年来,江门市共投入33.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约170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71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50公里。
大事记
2018年,实现全市1050个行政村“村村通班车”目标。
2019年,实现全市2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
2020年,实现全市砂土路清零,100人(或20户)以上自然村通畅率100%,等级公路比率及路面铺装率100%。
2023年,实现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90%,1056个行政村中有993个通双车道。
荣誉榜
江门市成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及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
蓬江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
恩平市县道X831线牛皮仔至良西那湾段获评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开平市“最美侨路塘口示范路”入选“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道路。
台山市“四好农村路”养护先锋队获评省交通运输厅、省总工会第二届“十大最美公路人”。
“农村公路+”
一条农村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十年来,江门市“农村公路+”模式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真效益。
农村公路+党建
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规格打造“红色+四好农村路”党建品牌,分别与镇、村党组织建立党建结对帮扶工作站,共建了“三心铸路桥”“渔光温情路”“侨乡幸福渡”“最美侨路”等党建品牌,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建设“四好农村路” 的工作优势和有力支撑。
农村公路+科技
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在全省内率先采用“外业核查+卫星遥感校核”模式,对全市农村公路开展全方位普查,形成了全面、真实、准确的农村公路数据基础,为科学管养提供信息化支撑。新会区、鹤山市率先在全省打造首批镇域农村公路非现场治超执法系统,有效打击非法超载超限等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维护“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
农村公路+产业
农村公路打通了乡村振兴“出”与“进”双向道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畅通了杜阮凉瓜、新会陈皮、台山富硒米、大沙茶叶、恩平四薯等江门特色农产品销售的流通渠道。
农村公路+旅游
打造“一路一特色”精品农村公路,串起五邑大地的好山好水,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地方的靓丽名片,带动了良溪村文化古村落、东南亚风情村、开平碉楼、古劳水乡、温泉花海等热门景点,加速了全域旅游发展。
农村公路+邮政
建成8个集客运、物流、旅游、超市于一体的“四合一”站场或交通综合服务站场,各县(市、区)在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级AAAA级及以上的达100%,让快递“坐”上公交车穿乡到户,邮站建制村覆盖率和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100%。
(编辑:gdjt001)